内容简介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修订本)》是阿城很新的学术随笔集。
由当代天文考古学学术研究,从1985年安徽凌家滩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板中,还原出两千多年来传说中的河图、洛书图形。
由此考证结果,循以田野考查,证明中国贵州苗族刺绣的图型构成原理,完整保存了河图、洛书的意义和造型。
此一原理,同样保存在彝、瑶、僮、黎等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工艺造型中,唯不及苗族的完整。
再由民族迁徙的考古发掘、文献勾沉研究证明,中国西南上述几个少数民族是在新石器时代由中国东南地区迁徙到西南横断山脉地区,是中国古中原文化的幸运保存者,保存延续的时间长达近五千年。
《洛书河图:文明的造型探源》自上市以来,已印刷三次,每次重印都有修订,增加内容,替换图片等。这次做一个修订本,并新换封面。
九十年代末,李安拍《卧虎藏龙》,他有个台湾地区编剧写的本子,请我改改。我看了之后请教他为什么要命名周润发演的角色用的是玄牝法,他说这样会觉得很玄呐。我讲了玄牝的意思,他很吃惊,但也不想改。我说那就让周润发拿一把黑好了。
《老子》不是在给我们放四A 级影片,它是将玄牝比之于道,谷神不死,天地之根,玄牝当然是在上位。这样的比喻,这样的图景,应该是殷乃至上溯到初民的母权社会的意涵吧?
《老子》出现在诸侯争霸的战国,这样来讲哲学,有忧虑专制的现实性。上位,天,*高权力,阴,坤,应该是柔软的,下降,像丝绸一样随下位的形而覆盖。或者像水一样,自己并没有固定的形,只是随下位的形而已。下位,也就是地,阳,乾,应该是刚,上升,有自己的形,有创造力。这样才会形成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如果上位是刚,一块钢板,落下来,下位就会都给砸平了,不是吗?
《老子......
缘起
这本书的内容之所以被出版,是很偶然的。
好像是2005年,刘小东和喻红让我去他们的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三画室给本科进入毕业创作的学生讲讲。结果讲了一个星期,讲线。后来陆续还有各种讲,讲来讲去,2009年的时候,由美院的造型学院聘我做他们的客座。造型学院是老美院的部分,也就是油画、雕塑、版画几个洋画系统,再加上壁画系。客座常常有外国人做,我是中国人,没有什么麻烦,而且身处体制之外,也不需备讲义之类。每学期讲五个星期,而且研究生们希望晚饭后开课,不累正好。讲什么呢?讲造型史和色彩。
这个内容的缘起要再往前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我在台北帮侯孝贤导演做一些电影的顾问事情,其间得识长澍的谢屏汉先生。交往聊天之中,谢屏汉问起我有什么事情可以做,我说可以弄下中国造型的来龙去脉啊,于是画了一个表格,将各种造型的关系勾连了一下。不料谢屏汉是认真的......